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课程建设  >>  正文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规划(试行)
2012-11-07 13:44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课程建设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建设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并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与创新,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院课程建设的现状

学院于2002年开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经过申报、遴选、评估、验收,评选出学院精品课程19门,通过进一步遴选,评选出10门课程为学院重点建设课程。同年,《图形训练》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200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后,学校适时将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实施精品战略,努力推出精品课程,2004年,《综合材料》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设计工作室》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群。2006年,《工艺工作室》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学院逐步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所有精品课程和部分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料和相关资源均上网开放,实现了师生互动,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

尽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课程建设整体水平需要提高,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经费投入需进一步加大。

二、我院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院课程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以“质量立院、特色强院、科技兴院”为基本思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构建与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相适应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强调教学活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把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作为工作重点,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三、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我院将通过五年建设,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内容先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能反映艺术设计教学特点的、能体现学院艺术设计教学特色的精品课程,通过建设国家、省、学院三级“精品课程”,来架构学院的课程建设示范平台,形成精品课程的建设梯队。按照“构建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的思路,构建艺术设计的新颖课程体系,并使之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进而形成我院的课程特色。“十一五”期间,学院拟评选出80门左右的院级精品课程加以重点建设,作为全院课程建设的示范,力争国家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分别达到2门和10门。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1、师资队伍建设

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这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加大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力度,逐步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课程建设工作,课程主要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应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并亲自主持、设计和指导实践教学。每门建设课程均要有培养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计划和措施。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技能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实习项目的比例。

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做到课程特色明显,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的优化,应服从课程体系整体结构的优化。要有完善的、符合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程授课计划,建立相对稳定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新型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大纲;加强课程试题库建设,推进考教分离,完善课程考核环节;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增加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创新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要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各课程教学组应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不断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建设,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普遍运用。鼓励教师科学合理使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训指导、参考文献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对课程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效果好的课程要努力进行课程录象,便于交流与观摩。

4、教材建设

要建设或使用精品系列教材、包含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加强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积极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推荐的教材和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精品教材。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质量的新教材。结合我院的专业优势及课程建设实际,支持教师编写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并与我院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自编教材。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省部级统编教材,对于获得此类立项的教材,在经费上给予匹配和资助。鼓励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教材向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方向发展,使课程教材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

5、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实践基地建设,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的实习基地建设。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应重视加强相关的硬件建设,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障,促进我院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要积极推进实训实习演练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将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实训实习教学手段引入实训实习教学,较大程度地提高实训实习教学的效果。开拓更多更优质的与课程建设密切相关,具有示范性、开放性的高水平实训工作室与实习基地,增加学生实训实习的机会与条件。

6、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要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课程评估体系,每门课程均应有制度性的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评估检查办法,要建立健全同行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课程质量调研分析会、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等制度,并接受院、系组织的评估检查,针对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定期进行建设情况检查,并根据课程建设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奖惩。

四、课程建设的条件保障和落实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要高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建立轮训制度,引导学校领导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由学院教学委员会行使课程建设指导和评价的职能,负责全院课程建设的立项审查、制订标准(院级精品)、检查督促、组织评估等各项工作。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课程建设的意义与作用,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了解课程建设情况,及时解决课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对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

2、分级建设,责任到人

充分发挥院、系、专业三方面积极性,依靠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教育技术岗位人员的三结合,明确职责,分级建设。学校重点建设学时数多、学生受益面大、基础较好的公共课或专业主干课,各系视各自的条件和可能,选择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进行重点建设,点面结合,便于相互配套,发挥综合效益。

3、加大经费投入,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要充分利用和整合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力量,保证课程建设足够的经费,学校在经费投入上保证一般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着重支持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对于精品课程建设,学校将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

4、认真做好课程建设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

严格按照课程建设计划,做好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院级精品课程的中期检查由教务处组织,检查情况应及时向院教学委员会汇报。院级精品课程的结题验收,须经课程组自评、系(专业)评估和院专家组评估,提出评估意见,经院教学委员会审定。

5、加强课程教学条件建设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加强资源库建设,为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增加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及时维护和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

关闭窗口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2013 版权所有